石家庄第三方环评一站式代办公司

分类:

首页 > 业务范围 > 国控自行监测

石家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简化

2025年07月28日 16:45

 石家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简化

石家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简化探索

**

在石家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进程中,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把控项目建设生态影响的关键环节,其流程的繁琐程度直接影响着项目推进效率与企业成本。简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迫切需求。

现有审批流程的复杂之处

  1. 多部门协同与材料准备繁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石家庄市水土保持条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涉及水行政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多个部门协同。生产建设单位需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一式三份,同时,方案内容要满足多部门法规要求,如在项目选址时需考虑是否处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区域,这使得方案编制要综合多部门标准,收集大量基础资料,从项目立项文件、工程布局图纸到地质地貌勘察报告等,准备过程耗时费力。

  1. 技术评审周期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时,通常组织技术评审机构开展技术评审。技术评审需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方案中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设计、土石方平衡等多方面进行细致审查。像在一些大型矿山开采项目或线性交通工程方案评审中,由于项目复杂、涉及面广,评审专家需全面考量项目对不同区域水土保持的影响,从现场勘查、资料分析到形成评审意见,往往耗时较长,按照规定技术评审时间虽不得超过 30 个工作日,但实际操作中常因各种因素延长,这成为审批流程中的 “堵点”。

简化审批流程的有效举措

  1. 推行区域评估改革:自 2021 年 6 月起,石家庄在河北省率先推行区域评估审批服务改革,由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实施主体,对区域内水土保持等评估事项统一开展评估。例如,鹿泉经济开发区将占地面积 200 公顷以下或挖填土石方量在 200 万立方米以下项目的水土保持报告书转化为报告表,对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全面实行承诺制管理,不再对收到的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审,实现审批 “秒办”。截至目前,石家庄市 19 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完成 10 类 181 项区域评估,应用事项 2860 余次,平均单个项目压缩审批时间 2 个月以上。通过区域评估,将原本单个项目逐一评估转变为区域整体评估,企业可直接引用区域评估成果,大幅减少审批环节与时间,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审批效率。

  1. 实施 “打包审批” 服务:石家庄市鹿泉区行政审批局创新推出 “打包审批” 模式,针对同一建设单位在同一行政审批部门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多个生产建设项目,将多个水土保持方案 “打包编制” 成一个,多次技术评审 “打包组织” 成一次,联合审查后统一批复。以君乐宝乳业集团办理 4 个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为例,原本每个项目需单独编制报告书,时间紧迫。但采用 “打包审批” 后,4 个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合并编制,仅组织一次专家评审会便完成批复,极大缩短报告编制时间,简化技术评审次数,有力保障项目开工建设进度。

简化审批流程的意义与展望

  1. 提升项目推进与经济发展效率:简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能让生产建设项目更快通过审批,进入实施阶段,减少企业时间成本与资金占用,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这对于石家庄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

  1. 持续完善与推广简化举措:未来,石家庄应持续深化区域评估、“打包审批” 等简化举措,不断扩大区域评估覆盖范围,细化 “打包审批” 适用条件与操作流程。同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审批流程,如建立线上审批平台,实现材料提交、审核、反馈等环节线上化,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与透明度,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助力石家庄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现有审批流程痛点的剖析,以及对创新简化举措的实施与推广,石家庄有望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